目前,機製砂的主要生產工藝有濕法水洗製砂和幹法製砂兩種,在機製砂擴展早期,濕法製砂工藝較多,但濕法製砂需耗費大量的水資源,且水汙染問題嚴重,而且水洗後機製砂中的微細石粉隨水流失,導致使用其攪拌的混凝土易出現泌水等問題,隨着國家環保要求標準的提高和混凝土工業的擴展,濕法水洗製砂工藝基本推出了機製砂工業。傳統的幹法製砂工藝有錘式破碎機製砂、反擊破碎機製砂、圓錐破碎機製砂、以及以上礦山破碎機組合使用的製砂工藝,但均有着商品含粉量過高、粒形差、級配不合理,成品率低,設備磨損大等缺陷,也基本退出了機製砂市場。目前國內的製砂産業主要使用的為新型的幹法製砂工藝,主要包括雙軸錘式破碎機製砂工藝、立軸破碎機製砂工藝、對輥破碎機製砂工藝三種。
雙軸錘式破碎製砂工藝是在傳統單軸錘式破碎機基礎上擴展起來的一種破碎製砂工藝,其製砂主機設備主要由機體、破碎板、上轉子、下轉子、擺錘、旋轉驅動裝置、篩板等組成。該機在工作過程中兩個轉子相對運轉,進入破碎腔的物料首先由個轉子上的錘頭進行打擊破碎並獲得一定的動能後撞向個轉子,由於個轉子與物料飛來的方向相反,此時個轉子對物料的打擊速度等於兩個速度的叠加,物料經如此多次的循環打擊而破碎後經篦條的縫隙排出。通過調整下方的篦條縫隙,調整商品的粒度和級配。
(1)優點:其兩個轉子相對運轉帶動破碎腔內物料相互撞擊,物料反復碰撞形成了石料在破碎腔內的自粉碎,極大地降低了錘頭及耐磨部件的消耗。破碎腔內物料,被兩個轉子相互沿切線方向拋出,形成反復相互高速撞擊,所以破碎比大,產量高,成品率高,產能可達250t/h。同時由於產量大和設備結構簡單,其單位機製砂商品電耗低,運營成本低。